蔣這個人,說老實話
早年有4個字可以形容他『瑞元無賴』
他這人混合了本身的無賴性格,在日本融合了一些日本的武士道無聊思想,
在加上德國軍國主義思想(藍衣社等等)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思想
我來講講他的發跡吧
他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學歷也是有問題的,教育程度可能只有一般士兵水準,
他上的是『振武軍校』,並不是日本士官學校,2者是不同的。
日本士官學校沒有他的入學記錄,且不可能使用化名,因為清朝跟日本有協定,
日本政府不接受私自學習軍事的學生。
因為那時日本振武軍校才開創立,學校學期時間有長有短也不固定,有時只有一年,
所以代表教育並沒有很好。
在辛亥革命不久受陳其美的命令暗殺了和陳其美爭滬都的『光復會』首領陶成章,
之後又被通緝流亡日本。
後來二次革命在江陰戰鬥之後在上海灘成為投機人士,炒股(李敖考證過確有此事,他的收藏有老蔣當年的炒股文件簽名)與青幫肚月笙等上海黑道人士結交。
1917年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南下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
老孫招集了中國大大小小的軍閥到廣州,跑到奧軍的地盤,引的廣州百姓和奧軍的軍頭不滿,在加上老孫跟陳烱明的意見相左,終於導致1921年的『陳烱明叛亂』
在這事件老蔣一開始老孫狂發電報要他趕來,老蔣卻故意慢慢來~
而老孫的同盟會那些老戰友們早就在事件發生時趕快到永豐艦去了,包括了偉大的女性宋慶玲,她在這次事件流產了。
這次事件使得老蔣的地位開始逐漸的升高,但在國民黨的地位沒有那麼的重要。
黃埔軍校是他人生一大的轉機,也是他在國民黨開始正式開始站上舞台了。
開始了他國民黨領導階段的身涯,老蔣在北伐的指揮能力在很多參加過北伐軍閥將領的回憶錄裡都有大肆批評,老蔣他的指揮能力在外國軍事顧問眼裡也是問題百出。
寧漢分裂後老蔣下野也沒閒著,在這段期間繼續增加他的影響力,
包括跟宋美齡結婚,宋家3姐妹都跟中國那時的有力人士結婚。
之後武漢政府也下另清黨,寧漢合流,之後汪精衛到廣州重組廣州政府,
老蔣被國民黨四中全會預備會議決議請蔣復職,並負責籌備四中全會,
後來汪辭職到法國去了。
1928年在東北易職後,表面的統一,開始了『黃金十年』,工業開始有了一定的成長,
國府努力穩定物價、償還國債、實施法幣、禁用銀幣、統一全國幣制;建設鐵路及公路,
並開始備戰準備,請外國顧問訓練軍隊。
1929年老蔣跟桂系的李宗仁開始了蔣桂戰爭,
馮玉祥,閻錫山兩派觀望形勢,保持中立。使得老蔣可以成功在雙方聯合起來前消弱對方的勢力。也加速了2派的聯合對付老蔣。
1930年之後發生中原大戰,這場大戰把國民政府的經濟破壞打的更加嚴重,
人民的傷亡更加慘重,戰爭打的非常激烈,老蔣在視查時在隴海一戰差點被被西北軍孫良程吉鴻昌的騎兵俘虜,
但是老蔣他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大舉外債可以購買武器和賄賂敵對勢力的將領,
馮玉祥的手下不少被收買走了(其中一個原因是馮自己也對部下太嚴格)
在加上張學良進關挺蔣,中原大戰結束。
但是老蔣損失慘重且不少地盤被張學良佔領,又多了一個隱憂,
老蔣日後又惡整革命元老胡漢民,又關又放他,
1931年胡漢民、汪精衛和粵、桂等反蔣各派在廣州另組國民政府。
內戰又要爆發了,民國以後都是軍閥混戰,而在他們打的死去活來時,日本最樂見這種情況,
從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不斷的向外擴張勢力,日本為了自己的東北利益組成了惡名昭彰的『關東軍』。
由汪精衛出任總理,9月開始北伐,之後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粵、寧合流,
老蔣在度下野,孫科組成政府。
1932年『一二八事變』,孫科請辭由於汪調不動軍隊,軍隊都聽蔣的,汪只好請蔣出馬,
日後汪調不動張學良的軍隊請辭去法國,1933年3月汪回國復職。
汪回國變成對日和談派,以求保護中國。老蔣也不想招惹日本,要早日了事,
5月簽訂『塘沽協定』,汪被成為代罪膏羊,其實真正的主使想要和平協定的人是老蔣。
1935年以後國民黨內部對日和解派開始凋零,汪精衛被刺殺成重傷被送到歐洲,
主和派的外交副長唐有壬被殺死。革命元老一派被徹底壓制了,
國民黨開始被老蔣徹底的獨攬,在西安事件後到達顛峰。
我會在看情況是否要打後面的事情。
是否要打八年抗戰和國共內戰和遷台之後的事,看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