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都知道秦在公元前221滅6國.
六國為了對抗秦國,常常因為彼此利益的關心下,發動合縱軍攻秦或救援,但只要危機一過,各國又開始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次殺來殺去.
像是決定趙國衰退的長平之戰,那時趙國在長平和秦軍對峙時,趙孝成王就警急的像5國求助,
但是諸侯們不是拒絕,就是懼怕秦國,一點都不肯幫忙~~~~~~~
最後長平一戰,白起屠殺趙軍俘虜40萬人唯有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被秦軍放歸趙國以散佈恐慌,還把人頭堆成一座山,恐嚇趙人.順便警告其他國家與秦人做對的下場.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
此戰使得趙國人口比例嚴重失條,趙國那時有一條法令,女滿18者未嫁由保甲分配安排,拒絕者則變為軍妓...........在專制時代君王說什麼就是法律,不準百姓反抗,那是沒有人權,婦女地位更是低到瘋狂,簡直不把女性當人.........這就是悲劇.
隨著長平一戰的影響,其它諸侯不願讓秦就此滅趙,發動了五國合縱救趙.
別小看5國聯軍那時5國裡面有不少威陣戰國時代的人物其中以這些人最有名
魏國是信陵君魏無忌~~~~也是發動合縱軍的人此人在6國有極高的聲望~~~
齊國宰相是田單~~~~就是以火牛計復國打敗燕國的人~~~~此人以計謀為名
楚國宰相是春申君黃歇也是很狡猾的人(其實戰國時代那些玩政治的人誰不賊)
那時聲勢可真好大~~~~也不斷的數次打敗秦軍向東的侵攻.
但6國各懷貴鬼胎........................................
危機結束~~~~~又開始老把戲了
當5國聯軍功秦.......注意不是6國聯軍,因為齊國的敵人不是秦國(領土不相接)他最想吃掉燕趙兩國,
所以不參加~~~原因是想要趁虛而入.
楚國怎不太想戰~~~~原因是楚國有些偏安了~~~~有好幾次臨陣退縮.僅管秦楚臨近且打他過好幾次但秦的主要敵人是三晉~~~也就是韓趙魏(因為就在他對面)
楚國有次因為臨陣退縮,造成合縱軍功秦失敗元氣大傷更讓秦國吞掉巴蜀地區勢力狀大一倍直接威脅楚國的西北地區但楚國還是軟~~~~~
燕看趙弱攻趙想得到利益,但偷雞不著蝕把米,他們忘了,戰國四名將的趙國宰相廉頗和抗匈奴名將李牧都還在.反被廉頗打進燕國國土逼的割地求饒,要不是趙王疑心廉頗,廉頗還可能功佔燕國首都~~~
廉頗最後逃到魏國在逃到楚國在那終老................
魏王不信任信陵君因為他名身太高,最後信陵君沉迷酒色早逝.............
韓國就還是常常被秦國打的喊饒命或是請求支援~~~~~
蘇軾(蘇大鬍子詩寫的不錯但政治上是老古板老頑固)在六國論裡寫的洋洋灑灑的~~~~說是6國向秦國買和平,但我覺得與其說是買和平不如說是不和作吧,只在忽自己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