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這張畫把法國的危機和戰爭的逼進畫了進去,也畫出了狀闊的法蘭西之戰的開始

但英雄也到了他的時刻了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在華鐵盧被打敗,法國在7月投降

拿破崙被放逐到聖赫勒那島,從此這隻帝國雄鷹就在鳥籠被關著,逐漸的老去

『 The 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這是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演講
注名的話『老兵不死,只有逐漸凋零』


1817年40出頭的英國外交官,阿美士德在出訪中國後反回英國的途中,經過聖赫勒那島
阿美士德一聽到拿破崙被關押在這裡,於是向當地總督要求會見拿破崙,總督答應了
那時據阿美士德使團的記載,拿破崙健康良好。

阿美士德那時向拿破崙講了很多中國的事,並親眼看到清朝那時的腐敗景象和百姓的貧窮
據阿美士德使臣團的記載那時使臣團丟個垃圾一堆窮人搶。

阿美士德並告訴拿破崙,只要歐洲國家用強大軍力和科技打開中國的門戶,清朝政府
更本無論抵抗歐洲國家。
拿破崙說中國現在是個睡獅,他現在在睡怎麼吵也吵不醒他,但只要英國一用武力打開中國
不只打開中國的門戶,也打開了他的心智。認為要和這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帝國作戰將是
世上最大的蠢事。拿破崙說『中國一旦被震驚,世界會為之震動』

但很多學者在辨論『睡獅』這個名詞有沒有出現

但 是確定的是阿美士德和拿破崙有講中國掘起的事,阿蘭·佩雷菲特那本風行世界的名著《停滯的帝國》他是法國政治家和著名作家,曆任新聞部長、文化部長與教育 部長,訪問中國很多次,對中國情有獨鐘,且他也是法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這本書的第85章對阿美士德與拿破侖1817年夏天的會晤與交談有詳細描述和引 語。

從政治或學術方面來說,佩雷菲特都可以說是權威人士。如果拿破侖確實說過“睡獅”的話,佩雷菲特是不會忽視和遺漏的。但在他的著作中,就是找不出那句話。而佩雷菲特在另一本介紹現代中國的專著,書名只是《當中國醒來的時候》,而沒有用“睡獅”一詞。

有個日本學者說這話是拿破崙三世講的,這人就是和英國發動英法聯軍迫中國簽訂不平等的《天津條約》的人,這人在普法戰爭色當一役被浮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還在凡爾賽宮嘉勉為德意志皇帝,
這是俾斯麥故意的,此舉義在羞辱法國。德法兩國結下了很深的樑子

我覺得沒有必要去鑽這牛角尖,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是阿美士德和拿破崙確實有講中國的興起等事,
誰說醒獅並不重要,重要是拿破崙的見解,他那個時代的哲學家都對中國不以為然像康德就對中國評論是守舊、古板,但拿破崙竟然在一件同樣事務看的這麼透徹,可想而知他是多麼利害的人!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像美國用武力打通日本鎖國政策一樣,打破了中國的閉關自守

沒有留言: